反倾销手段不容忽视
国家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 孙际文
中美、中欧贸易磨擦解决以后,是不是我们纺织业自身的发展就高枕无忧呢?我个人认为不是。经济全球化,全球社会分工的加速运转,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在接受全球产业转移时已经成为一种中间环节,承接的功能越来越强,这些都是好的态势。但是全球化仍然有他的不足一面,首先全球化带来的最大负面因素是导致日本、美国这些经济强国制造业人数越来越下降,日本更担心他的制造业空洞化。正是由于这一负面影响造成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有抬头的趋势,这就导致中国纺织业在未来仍然可能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追堵截的重灾区。表现的手法方式,除了有242段条款以外,还有一个十六条,这个要截止到2012年,还有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以及标准、环保、劳工权益等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责任条款。
在贸易保护方面,WTO成员国通常使用的手段是“两反一保”,即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措施。这些措施既有专门针对中国的,也有对所有成员国都适用的,都可能是下一步纺织贸易摩擦中所使用的手段。但反倾销的影响将是最不可忽视的。
最典型的,我的谈判对手,美国纺织品贸易代表大卫·斯布纳在签署完中美纺织贸易备忘录之后,就被政府任命到商务部进口救济局,这个部门专门负责反倾销。另外,欧盟对我35类化纤布反倾销仍然没有结案。这些都是明显的征兆,下一步反倾销可能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反倾销的危害远比242要大得多,反倾销采取的征收高关税,还有第三国替代的问题,将使我们的产品面临退出出口市场的可能,一旦发生大面积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所以反倾销问题,应该引起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就应对措施来说,反倾销的核心要件,一个是数量,一个是价格。所以纺织出口要改变目前数量增长模式,向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高附加值方向努力。
构建纺织产业营销网络
对外贸易大学WTO研究院院长 张汉林
中国面临的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所涉及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样化,妥善解决好国际贸易问题,对于中国纺织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纺织服装相对来说是低附加值产业,没有太多的知名品牌,企业也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造成了企业只能通过数量型增长和价格竞争策略,企业的非价格竞争能力很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还维持如此高的出口增长速度,难道会期望明年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15%吗?如果继续这样增长下去,三、五年后结果将是怎样?我们的企业不能走出去投资,不能与当地的产业合作,不能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我们不能不担心,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对中国产品采取仇视或敌视态度。
怎么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我们的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应该好好地研究。怎么构建中国的纺织品服装销售网络,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总是通过经销商,一旦遇到贸易摩擦,第一个逃跑的就是经销商。他寻求廉价、质优的供应来源,他可能不会考虑中国出口商的利益,这样的状况下怎么办?我们的网络构建不起来,就只能在销售中受制于人,我们的利润始终只能通过分销商和销售商获取。
我越来越觉得纺织服装行业不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欧美很多国家更重视服务,真正的缝合和制造加工在产品价格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我们更应重视如何增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服务领域的发展。
企业要积极“走出去”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冠雄
这几年中国的纺织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产能到了世界第一位了,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中国的纺织工业不能再象以往这样的发展速度进行了。纺织行业“十一五”期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大做强。做强的核心是创新,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真正要做大,一定要有中国自己的、世界级的品牌,有自己的信息和销售网络,要这样做,没有走出去、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我们的营销和生产型企业是不可能的。
现在来看,产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无论从原料、能耗、劳动力的成本来看,我们的比较优势都在慢慢丧失。比如原料,我国棉花的对外依赖度已经到了40%到45%,这也是我们必须走出去的条件和基础。我们在国内增加产能,增加出口,讲到底是吃了人家的蛋糕,这些蛋糕既然都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是一些小国家、一些穷国家,恐怕会带来政治上的问题。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