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纺织杂志社与中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瑞士苏拉集团独家协办的“中纺圆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是在2005年即将结束2006年即将到来,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即将迈入“十一五”发展新时期的时刻召开的。会议邀请了国家政府部门、金融、证券、商业、贸易、科研等机构、跨国公司等相关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行业知名企业家,集中探讨2006年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行业发展相关热点。本刊集纳有关专家论点。
宏观经济政策对纺织有利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迅速上升。1-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是19.4%,同比回落近20个百分点。回落的幅度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就利润本身来说也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像煤炭、石油,增长都是在70%以上,有色金属增长120%以上。如果说把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扣掉石油和煤炭的话,我们的利润增长率会从19.4%降到7%。与此相对应的问题是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在上升,1-10月份,全国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上升了62.6%。像化纤行业亏损额上升了1.6倍,过去一些相当不错的行业也出现了亏损和亏损额上升的状况。
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呢?一个是上游产业,如石油、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在上扬,而下游产业供给大于需求,市场给这些产业的压力是价格下行,又被迫接受上游动力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种状况下挤压利润,增加亏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现在看,生产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比如说钢铁,2005年产能将突破三亿吨,但过剩产能有1.2万吨,在建能力七千万吨,拟建有八千万吨,钢铁今年三月价格达到顶点,此后一路下滑;水泥去年全行业盈利,今年亏损4.2亿;汽车2005年将突破500万辆,但是还有200万辆产能没有发挥出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中国凸显。这件事情对2006年整个宏观经济会有较大的影响。
第二经济运行当中的问题是国际收支不平衡,2005年贸易顺差可能会突破1千亿美元,去年只有320亿。国际收支不平衡显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贸易摩擦加剧,纺织业已经深深感触到这一点,还有一个就是会对人民币的升值有进一步的压力。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6年经济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最重要的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体讲,就是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从投资来说,第一要保持投资的合理规模,投资在我们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二,要优化投资结构。第三,限制新开工项目,主要是那些高污染、高消耗、高能耗的项目。所以,2006年投资规模整体来会有所回落,但回落不一定很大。
从出口来说,仍然还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出口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因为现在在中国出口比重当中,50%是外商在华投资,实际上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也带来了相应的市场。另外一个是民营经济,他们充满活力,会千方百计地来促进出口。还有一个就是政府,会坚决站在企业一边,站在世贸组织原则这一个立场上,违护企业利益。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这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部署,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从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到由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让消费成为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角。所以,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亮点是消费,中央会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消费。在消费当中,又以城乡居民消费为主要拉动力。因此从明年经济形势看,对中国的纺织业将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从而也为纺织业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各个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提供良好机遇。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 张小济
2005年的贸易顺差,从数字上看好象给我们的压力更大了,另外一个方面大家要注意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还不是几百亿或者一千亿的贸易顺差,更多是短期资本的流入。最近我们看外汇局的统计,人民币短期资本的流入速度放慢了,从资本项目或者经常项目下,资本流入给我们升值的压力在减小。还有一个,美国为了防止美元大幅度贬值,继续采取强势的美元政策,美元的利率已经连续13次往上调,调到4.25%,和我们人民币利率的利差越来越扩大,这些因素又反过来对人民币保持稳定是利好因素。这些因素加起来看,明年人民币应该是趋于稳定的,我们的企业应该准备面对波动幅度更大的汇率制度。很多发展中国家一年内的汇率波动在10%以内都是经常的事,但是人家照样能盈利。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