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制衣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增长 |
|
作者:整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7 09:25:41 |
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以及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版图呈现出区域经济的态势。作为国计民生重要产业的服装制衣行业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和经济重心北移的趋势。这个过程带来了品牌、设计、技术、市场、渠道、投资、劳动力、管理结构的连锁反应,随着北方服装产业园区的发展,服装制衣行业面临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北方服装产业的发展,为缝制设备企业带来的商机也随之浮现,在此背景下由北京时瑞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BISMA——北京国际缝制设备与服装辅料展览会顺势而生。近日,记者采访了大连、河北、北京三家服装协会,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北方设备市场前景广阔,BISMA的举办势必进一步推动地方市场的培育,更好地为北方地区设备供应市场服务,也将为服装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大连市服装行业协会《大连服装》编辑傅琼: 服装品牌工程正在进行中 经过几年的调整和改革,大连服装工业呈现出以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发展格局,涌现出一批发展前景好的品牌服装企业。 城市的个性文化、地理位置和区域条件都能决定服装业的走向。大连市政府2004年将服装产业纳入八大产业集群,定位为都市产业来扶持。17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前夕,大连市出台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的意见》,就服装企业关注的问题及产业布局、发展重点、扶持资金、融资担保、人才引进、资产重组、品牌推广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大连市政府从财政拨款两千万元专门扶持大连民族品牌企业。2005年大连市又有5个多亿资金用于20多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无疑是大连服装发展的良好机遇。
河北省服装行业协会孙树强:奋力向服装强省跨越
国内服装业竞争焦点从劳动力和资源的较量转向质量和设计的较量,服装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转为附加值增长,这预示着我国服装业已经进入品牌效益阶段。河北省政府已明确把纺织服装工业列入龙型经济范围,努力实现河北服装大省向服装强省跨越的目标。 2004年全省服装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2家,年产量3亿件(套),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55%,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22%,利税同比增长15.7%。在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河北省服装行业协会将服装产业集群列为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已建成六大服装生产基地:容城服装城、辛集皮都、清河羊绒、安新羽绒、宁晋牛仔服、卓达服装产业园。服装产业园区的建立为缝制设备带来了市场的需求,辛集皮都先后投资147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130多台套以生产高附加值、高创汇的新品种。卓达服装产业园年创汇达5000万美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牛金镭:企业发展关注缝制设备
2004年始,北京开始了打造“时装之都”的进程,将服装纺织产业定为北京都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划,北京将进行平谷、密云、通州、顺义、大兴、延庆六大服装产业园区的建设以配合不断提升的服装消费市场空间。来源于市场的动力使北京的服装企业有两个明显的趋势:服装企业在产业链的定位更加明确化;服装企业的成本构成与盈利模式更加依赖智力劳动与技术附加值的增加。 在服装制衣企业向上述两个趋势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成本的降低则是依靠管理和缝制设备提供效率来实现的。在服装成本的构成中,缝制设备的使用可以在精简人工的同时将加工费的利润提高数倍。而关注缝制设备实际上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节省人力资源、缩短生产周期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因此服装制衣企业对缝制设备的需求也就是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声明:本文由专业的工业洗衣机、洗脱机等洗涤设备制造商:泰山洗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发布。除特别声明“原创文章“外,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泰山洗涤设备公司只进行收集整理,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我们十分尊重文章作者并努力正确注明版权。但如偶有在CMS系统中排版错误造成版权不明或者错误,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道歉。如果文章有侵权或违反相关法规,请告知我们立刻删除。 |
文章录入:wzccxx 责任编辑:wzccxx |
|
上一篇文章: 政治因素是中美纺织品妥协的催化剂
下一篇文章: 棉花配额发放 何时守得云开见明月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