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纺织业发展方向 |
|
作者:整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2 21:29:19 |
实施内外市场并重战略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新兴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中国已经得到全球商家的重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为中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群体。
事实证明,开拓国际市场的代价高昂,同时很可能把国内市场拱手相让。为此,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应当在注重国际市场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这符合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按照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演化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已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产品出口增速在完全排除由于配额等因素而释放出来的扩张以后趋势将逐步放缓;化纤产品、家用及工业用纺织品迅速发展;产品档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朝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方向转变;以中等收入居民为支柱的国内需求将进一步崛起,渠道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表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制造环节的高度产业化,更密切的是与下游的批发、零售、物流等环节的协调发展。
当前,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已逐步向品牌化、高档化方向发展。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半年实现穿着用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33亿元,同比增长11%。消费势头旺盛的原因在于商品结构调整、品牌引进增多。二线城市,如无锡、南京、苏州、武汉、长沙等紧随其后,尽管居民购买力不能与一线城市相比,但也已具备品牌意识,开始成为国际零售商抢滩争夺的目标。相反,与城市消费差距的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无法正常发育和繁荣的问题症结在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销售网点太少和市场运行不规范。中国广大农村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的开拓已经成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大课题,也只要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来加以解决。然而,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纺织服装行业如何从上游行业(生产加工)向下游行业(包括批发、零售、物流等)的延伸和整合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下游行业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上下游企业脱节,内外贸市场割裂,从而难以统筹资源、协调发展;企业对销售渠道缺乏控制力,外资企业垄断势力较强;市场需求和供给脱节,农村需求有待拉动等。国内大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只考虑接单生产、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而对于产品销往何处、以及产品售价等市场信息漠不关心,从而导致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下游产业竞争力薄弱、终端销售市场从产品打样、品牌推广到零售业态布局等关键性环节均被外资大量占领,严重抑制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对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宏观导向进行调整,即:以市场为主导,促进纺织上下游企业的衔接,并朝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开拓销售渠道,提高对下游产业链的控制力;营造适度竞争环境,扶持中小型零售企业的发展,限制价格垄断行为,严厉打击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销售网点的布局,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
上一页 [1] [2] [3] |
声明:本文由专业的工业洗衣机、洗脱机等洗涤设备制造商:泰山洗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发布。除特别声明“原创文章“外,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泰山洗涤设备公司只进行收集整理,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我们十分尊重文章作者并努力正确注明版权。但如偶有在CMS系统中排版错误造成版权不明或者错误,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道歉。如果文章有侵权或违反相关法规,请告知我们立刻删除。 |
文章录入:wzccxx 责任编辑:wzccxx |
|
上一篇文章: 明年输美纺织品配额“三七开”
下一篇文章: 政治因素是中美纺织品妥协的催化剂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