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针织业 春光无限好 |
|
作者:整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09 15:16:47 |
山东省针织业在新世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前,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的创业政策和地处沿海的地理优势,瞄准国际大市场,大力开拓针织加工产业。各种体制、各种形式的针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强势破土而生,在短短的十几年中,针织企业已由40多家发展到了300多家;全省全年总产量接近100亿件,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多种体制各显神通
过去山东除青岛和济南以外,每地建有一个针织企业,年生产规模仅在300万件左右。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企业绝大部分被挤垮、淘汰。但也有一些老的国有企业脱颖而出,如山东真情针织集团、济南元首针织集团等企业,经受住了严峻的市场考验。及时调整生产布局、改变经营方向、转换管理模式,更加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枯树发新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现在这些规模企业的年产量皆超过2000万件,成为冲击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个体、民营等体制开始投资纺织行业,青岛即发十几年前还是一家生产头发装饰的小型乡镇企业,转产针织后迅速称雄,开创了省内乃至全国针织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今年即发又与国外合资合作高起点新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更为即发的大踏步发展提供强劲的原动力。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非国有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整个山东针织雄厚的集团军。目前为止,全省统计的300多家针织企业中,年产量超过300万件的有80家,年产量超过1000万件的有16家,年产量超过2000万件的有7家,并有13个针织工业园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
瞄准国际全面出击
山东地处沿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山东针织企业先是通过外贸渠道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改革开放后,更多企业相继办理了自营进出口许可证,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在国外建有自己的办事处和分公司,并与海外商家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使企业研发能力和经营能力迅速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日本、韩国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加工业开始向海外转移。山东针织企业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采取以进养出的战略,从2000年起,山东针织每年出口增长都在25%以上,大、中型企业出口增长超过33%。山东已快速成长为针织品加工出口强省。山东针织年产量达百亿件,有70%以上出口海外。据调查显示,日本国民中每10个人就有4.9人穿的是山东生产的针织内衣。
产品开发日新月异
山东省近年加快产品开发,连续推出了绿色环保型产品,如大豆纤维、牛奶蛋白、甲壳素、天丝、丝棉交织、彩棉等天然型产品;在功能性方面,开发出芳香保健型、抑螨抗菌型、智能呼吸型等新产品;在高档舒适方面,采用弹力交织、高支高密等工艺,做到既舒适又透气透湿。为了确保棉纱质量,部分大、中型企业还建有定点生产企业来专供针织用纱。
山东针织规模大、企业多,品种开发能力强,产品质量水准上乘。但在全省针织行业中仅有即发针织内衣获“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双称号,这显然与针织大而强的省份不相称。原因何在?山东的针织企业大多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基本上是贴牌生产,利润相对较低。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织企业应该在做好出口的同时,抓住抓好国内市场。针织品是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最终产品,应该对品牌附加值效应高度重视,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发展已经充分说明,中国针织企业谁能尽早启动品牌战略,谁就是未来市场的赢家。在这个方面,山东针织业应该是一个有能力打造国际品牌的大省、强省。 |
声明:本文由专业的工业洗衣机、洗脱机等洗涤设备制造商:泰山洗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发布。除特别声明“原创文章“外,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泰山洗涤设备公司只进行收集整理,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我们十分尊重文章作者并努力正确注明版权。但如偶有在CMS系统中排版错误造成版权不明或者错误,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道歉。如果文章有侵权或违反相关法规,请告知我们立刻删除。 |
文章录入:wzccxx 责任编辑:wzccxx |
|
上一篇文章: 国内最大纺织服装机械城崛起上海!
下一篇文章: 国际洗涤行业协会在京成立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