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谈判 缘何欧热美冷? |
|
作者:整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09-29 13:44:13 |
新华网消息香港星岛日报6日发表社论说,中欧达成纺织品协议,为在北京举行的中欧高峰会锦上添花。相比而言,中美纺织品谈判没有进展,反映中欧和中美关系的冷热殊异。社论指出,从政治取向而言,欧盟各国较少采纳“中国威胁论”,接受中国日渐壮大的事实,主旋律是保持与中国友好关系,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来扩大对中国的市场。美国的心态却大有不同,视中国为潜在威胁,采用限制和围堵中国的策略。欧美的分歧,在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充分暴露出来。
中国与欧盟在配额安排上各让一步,终于达成解决输欧纺织品积压问题的协议。相对来说,中美就同类问题僵持不下,原因是纺织品争议只是中美盘根错节的政治角力中的一个棋子,情况复杂得多。
中欧达成纺织品协议,为在北京举行的中欧高峰会锦上添花。相比而言,中美纺织品谈判没有进展,反映中欧和中美关系的冷热殊异。
世界贸易组织取消纺织品限额制度的协议生效之后,欧美同样面对大量中国纺织品涌入的问题,在本地纺织业压力下,重新对中国纺织品设立入口配额。不过,配额迅即用罄,大批按照早前定单付运的货品,积压在当地的口岸,未能通关。
美政治取态影响谈判
以欧盟来说,单是积压的套头衫已达四千七百万件,估计令当地零售商损失八亿欧元,还未计其他逾千万件长裤和内衣等,不少欧盟商店今秋可能大为缺货,引发消费者无衣换季或价格飙升的危机,欧盟部分国家的政府面对国内压力,重新与中国商讨解决问题,双方昨日以共同承担部分配额的方式,达致共识,但还要待欧盟各个国家一致通过,才能生效。
据内地国际贸易专家分析,中欧谈判纺织品,属于单项议题,解决比较容易;但中美谈判纺织品却带有“弦外之音”,包括美国藉此就人民币升值和保护知识产权进一步向中国施压,故此复杂得多。
从政治取向而言,欧盟各国较少采纳“中国威胁论”,接受中国日渐壮大的事实,主旋律是保持与中国友好关系,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来扩大对中国的市场。美国的心态却大有不同,视中国为潜在威胁,采用限制和围堵中国的策略。欧美的分歧,在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充分暴露出来。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政界大有市场,每逢选举年,“打击中国”成为部分政党的拉票手段,这种围堵中国的心态,令美国拋出一个又一个的议题,今次结合纺织界的压力,令纺织品谈判蒙上复杂的政治阴影,而美国市场又远比欧洲市场为大,拥有比欧洲较强的谈判筹码,也就令中美谈判须克服更多的障碍。 |
声明:本文由专业的工业洗衣机、洗脱机等洗涤设备制造商:泰山洗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发布。除特别声明“原创文章“外,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泰山洗涤设备公司只进行收集整理,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我们十分尊重文章作者并努力正确注明版权。但如偶有在CMS系统中排版错误造成版权不明或者错误,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道歉。如果文章有侵权或违反相关法规,请告知我们立刻删除。 |
文章录入:wzccxx 责任编辑:wzccxx |
|
上一篇文章: 纺织服装业:配额取消带来发展大机遇
下一篇文章: 精英聚首“中国内衣行业高峰会2005”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