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量化洗涤设备的处理能力?有公式!
发布时间:2020-1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阅读:
次
目前,在国际上,对于洗涤设备的处理能力也是要进行数据化的,而其也有一定的计算公式。这样的能力比较更加的规范,而对于洗涤设备的生产或设计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A.洗脱机须处理所有布草,应根据客户的习惯使用的实际洗涤周期时间和装载量来确定单位时间处理能力,而不能只凭设备标称的规格数据。
洗脱机处理能力(kg/h)=单机装载量(kg)×60/洗涤周期(min)
B.烘干机需要处理约60%的布草,根据蒸汽压力条件和客户烘干条件(满载或半载,布草类型)来确定烘干周期,并计算处理能力;
烘干机处理能力(kg/h)=单次装载量(kg)×60/烘干周期(min)
C.熨平机需要根据设备在不同蒸汽压力条件下处理不同布草的有效工作速度计算出单位时间处理能力,其中布草质量,布草熨烫方向上的长度以及两件布草之间的平均熨烫间隙值是应掌握的计算依据,并转化出标准衡量值“Kg/h”。
熨平机处理能力(kg/h)=单件布草重量(kg)×{实际工作速度(m/min)×60}/{布草长度(m)+布草间隙(m)}
D.熨烫是影响洗衣厂工作效率的瓶颈之一,而且往往比洗涤晚运行1-2小时(等待和理单时间),所以需要适当加大单位时间的设备处理能力(约15%-20%),使得工作结束时间不至于后延太多。
不能仅仅计算设备的理论处理能力,还应考虑正常工作效率损失导致的设备利用率降低的影响(比如平均装载时间,等待时间等),对处理零星布草的效率损失也要充分考虑(如熨烫枕套、返洗等),所以需要设计设备使用效率指标。
对配置结果进行比例匹配,使设备处理能力与客户的布草类型匹配的更加合理和均衡,一般后整理(烘干和熨烫)处理能力的占比应略高于相应布草理论占比比率(约15%-20%)。
声明:本文由泰山洗涤设备公司整理发布。除标注作者为“原创”外,本文内容均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用户,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我们对以上内容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如遇相互转载过程中造成版权不明或者错误,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道歉。如有侵权,请【点此告知我们】处理。
|
 |
热销产品 |
 |
|
|